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干城五村 臥虎藏龍

筆者:張可教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張可教先生,民國四十七年投效緬北游擊隊,五十年隨教導總隊返臺,六十八年退伍後,先後在國軍福利站和保全公司服務至退休。 民國五十年三月,由滇緬邊區來臺的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官兵及其眷屬,先暫住台中成功嶺,經整編後分兩大部分,一、願繼續參與國軍行列者,編成兩個大隊及一個軍官隊、幼年兵隊。二、不再繼續從軍者,分為兩組,一組安置於南投埔里,另一組安置在屏東里港,均分配土地墾荒,並建造簡單房舍供居住。 編為國軍的兩個大隊,隸屬特種部隊一、二大隊,移駐台中潭子新田營區,眷屬們亦隨之進住營區之空餘房舍,落地生根。 在此期間,蔣夫人隨時關心著國軍官兵及其眷屬們的生活,尤對我邊區來臺的游擊隊員及眷屬的生活,關切不已,時常蒞臨營區慰問,並瞭解生活狀況,經部隊長官向蔣夫人報告,希望能興建一批眷舍安置眷屬。 蔣夫人回到台北,立即轉請國防部相關單位,設法解決此問題。於是國防部立即撥款,交與特戰司令部全權處理,覓地建眷村。 特戰司令部後勤署亦立即著手覓地,結果選址在龍潭鄉烏林村內的一處小山坡地,興建落成後,由國防部列管,初定名為「潛龍新村」,因本單位有一「潛龍小組」,武藝高強,驍勇善戰,屢建奇功,而以「潛龍」為村名。後來改由陸軍總部列管,改名為「干城五村」,最後再交由第一軍團列管,直至改建。 眷村建好後,即按眷口分配予部隊有眷無舍官兵,分乙丙丁三型共計三百多戶,相信那時的眷村都一樣,只有公廁,沒有自來水(因石門水庫未完工),便在村子後方最高處開鑿一座深井,建了一座大水塔,供全村人飲用。 本人參加游擊隊時未帶眷屬,來臺後才和緬甸親友聯繫,至六十七年轉赴泰國,輾轉申請妻子趙蘭安來臺定居,暫住士林忠誠二村,後來經由頂讓方式遷住干城五村。 住進干城五村多數為鄉親,因為許多長官同事均為特戰部隊官兵眷屬,大家相處融洽,非常和樂,哪家有事需要幫忙,常全村動員,一切問題迎刃而解,確實是近鄰勝似遠親。 我利用閒暇,在住家附近空地,開闢一片菜園,依照季節時序,種植蔬菜,有南瓜、茄子、芥菜、蘿蔔、青花菜、高麗菜⋯⋯等等,每次收成自家吃不完,都送給鄰居好友分享。 隔壁鄰居王先生,雖是山東人,我們相處如兄如弟,他退伍後即上遠洋漁船,每次回航返村,均帶來很多魚貨分享左右鄰居。 逢年過節全村喜洋洋,每年元旦和光輝十月,全村各戶都懸掛國旗,大門牌坊貼上節日標語祝詞,一片旗海,家戶代表並到活動中心集會慶祝,行政首長及民意代表都前來祝賀致詞。 政府在干城五村附近蓋了一所國小,亦命名為「潛龍國民小學」,安排單位學識高的眷屬任教,或擔任工友,學生多為村中屆齡學童。初期只有一、二、三年級,每年級一個班,學生不及一百名,多年後超過一千名。後來又在附近空地,建了「干城幼稚園」,照顧學齡前幼兒。 司令部聘有美軍顧問,經由他們的協助,在村旁建了一座教堂,吸引眷屬禮拜,由於她們多為滇緬邊區少數民族,不識國字,正好也可藉此念書識字。如今這所教堂增建成宏偉肅穆的大樓,信徒人數和知識水準已非當年可比。 九十年間,承蒙沈良駿會長和村民之請,擔任自治會幹事,服務村民,適逢干城五村改建、遷移,所有作業均蒙二一砲指部輔導,而順利完成,大部分的村民也按軍團部安排,至九十三年六月底前,搬遷至精忠六村新建國宅社區,「干城五村」就此走入歷史,但干城五村的同袍和眷屬們,仍定期餐敘,保持著以往鄰里鄉親的情誼。(點閱次數:2432)